
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始建于1949年4月,从建馆至今,可分为四个阶段:承德市文化馆、承德市群众艺术馆、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地市合并后的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1、承德市文化馆阶段(1949年—1982年)
承德市文化馆是在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建立的,原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35年(1946年8月)。其馆址设在市区西大街“文昌阁”。 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所限,民众教育馆一直未能有效地开展工作。1949年4月15日,承德市文化馆宣告成立,初称人民文化馆,馆址设在南营子大街路东(原晨霞商场),有平房16间。
1978年文化馆新馆大楼开始基建,文化馆迁移曲艺厅办公。
1981年,新文化馆大楼落成,文化馆回迁。由于设施改善,业务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业务人员分工更加明细,机构由原来的文艺组、美术组增设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剧、曲艺、创作组。
2、承德市群众艺术馆阶段(1983年—1993年)
1983年,经市政府批准,将文化馆改为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1985年,根据文化部印发的《关于群艺馆当前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精神,将原来的机构设为辅导部、编辑部、调研部、经营部。
3、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阶段(1979年10月—1993年8月)
1979年10月,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
4、地市合并后的承德市群众艺术馆(1993年8月—今)
1993年8月,地、市群艺馆合并为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2000年11月22日,由承德市金汇房地产开发公司对群众艺术馆旧馆址进行拆迁,原有拆迁面积为3127.68平方米。
2004年4月15日,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回迁新馆址(南营子大街文化大厦北楼2、4、5层)。
2004年群艺馆原址重建以来,承德市群众艺术馆,位于承德市中心位置,拥有建筑面积3344.89平方米。拥有多功能活动厅、舞蹈排练大厅、戏曲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会议室等。是国家设立的市一级文化事业单位。是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创作群众文艺作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的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承德市群艺馆积极发挥承德市群众文化带头作用,以多姿多彩的群众活动和精品文艺创作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


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历任领导干部
(一)
(二)
(三)
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历任领导干部
馆内机构设置包括:办公室、财务部、活动部、音乐部、舞蹈部、美术部、数字化宣传部、调研创作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多个部门。我馆的业务干部大都是来自专业文艺团体和毕业于艺术院校,其中部分同志在省、市、文联的各个协会中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业务干部队伍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组织辅导培训的能力。
1、承德市文化馆阶段(1949年—1982年)
承德市文化馆是在民众教育馆的基础上建立的,原民众教育馆成立于民国35年(1946年8月)。其馆址设在市区西大街“文昌阁”。 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所限,民众教育馆一直未能有效地开展工作。1949年4月15日,承德市文化馆宣告成立,初称人民文化馆,馆址设在南营子大街路东(原晨霞商场),有平房16间。
1978年文化馆新馆大楼开始基建,文化馆迁移曲艺厅办公。
1981年,新文化馆大楼落成,文化馆回迁。由于设施改善,业务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业务人员分工更加明细,机构由原来的文艺组、美术组增设为音乐、舞蹈、美术、摄影、戏剧、曲艺、创作组。
2、承德市群众艺术馆阶段(1983年—1993年)
1983年,经市政府批准,将文化馆改为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1985年,根据文化部印发的《关于群艺馆当前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精神,将原来的机构设为辅导部、编辑部、调研部、经营部。
3、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阶段(1979年10月—1993年8月)
1979年10月,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正式成立。
4、地市合并后的承德市群众艺术馆(1993年8月—今)
1993年8月,地、市群艺馆合并为承德市群众艺术馆。
2000年11月22日,由承德市金汇房地产开发公司对群众艺术馆旧馆址进行拆迁,原有拆迁面积为3127.68平方米。
2004年4月15日,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回迁新馆址(南营子大街文化大厦北楼2、4、5层)。
2004年群艺馆原址重建以来,承德市群众艺术馆,位于承德市中心位置,拥有建筑面积3344.89平方米。拥有多功能活动厅、舞蹈排练大厅、戏曲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书法教室、会议室等。是国家设立的市一级文化事业单位。是组织、指导群众文化活动,培训业余文艺骨干,创作群众文艺作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的公益性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机构。也是群众进行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承德市群艺馆积极发挥承德市群众文化带头作用,以多姿多彩的群众活动和精品文艺创作为精神文明的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二级文化馆。


承德市群众艺术馆历任领导干部
(一)
编号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1 | 丁一明 | 馆长 | 1949年3月 |
2 | 施为民 | 馆长 | 1949年8月 |
3 | 闫 肃 | 馆长 | 1950年 |
4 | 刘金宽 | 馆长 | 1950年8月—1952年5月 |
5 | 尹海宗 | 馆长 | 1952年 |
6 | 刘恒玉 | 馆长 | 1952年—1953年5月 |
7 | 韩洪勋 | 馆长 | 1953年—1954年2月 |
8 | 冀青云 | 馆长兼书记 | 1954年4月—1958年4月 |
9 | 关 阔 | 副馆长 | 1956年—1960年 |
10 | 刘 景 | 馆长兼书记 | 1958年1月—1959年10月 |
11 | 王文和 | 副馆长 | 1959年10月—1960年 |
12 | 艾立叶 | 馆长 | 1960年—1965年 |
13 | 牛秉恒 |
副馆长 馆长兼书记 |
1959年8月—1969年 1982年8月—1990年8月 |
14 | 任培花 | 革命领导小组组长 | 1969年11月—1971年4月 |
15 | 祁名监 | 副组长 | 1969年11月—1971年4月 |
16 | 关 力 | 副组长 | 1969年11月—1971年4月 |
17 | 侯 贵 |
革命委员会主任 书记 |
1971年4月—1975年 1972年6月23日 |
18 | 刘殿信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 1971年7月—1973年12月 |
(二)
编号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19 | 梁 奎 |
革命委员会副主任 副馆长 |
1975年1月—1978年12月 |
20 | 梁永富 | 书记革委会主任 | 1978年3月—1978年12月 |
21 | 王 信 | 副馆长 | 1978年12月—1980年 |
22 | 冯鹤亭 |
书记 书记兼馆长 |
1978年12月 1981年7月—1982年 |
23 | 杨充实 | 副书记、副馆长 | 1981年12月—1982年 |
24 | 丁长生 | 副馆长 | 1985年3月—1986年12月 |
25 | 苗 旺 |
馆长 书记 |
1987年8月—1990年10月 1990年10月—1993年3月 |
26 | 郭庆丰 |
副馆长 馆长 |
1987年7月—1990年9月 1990年10月—1996年2月 |
27 | 刘宗和 | 书记兼副馆长 | 1993年5月—1998年3月 |
28 | 孟东平 | 副馆长 | 1993年5月—2005年1月 |
29 | 于俊海 | 副馆长 | 1993年8月—1994年 |
30 | 温景林 | 馆长 | 1996年3月—1998年3月 |
31 | 王恩礼 | 副馆长 | 1996年3月—1998年3月 |
32 | 刘伟建 | 馆长兼书记 | 1998年3月—2007年5月 |
33 | 任文发 | 副馆长兼副书记 | 1998年3月—2002年7月 |
34 | 刘雨田 | 副馆长 | 1998年3月—2012年7月 |
35 | 侯淑君 | 副馆长 | 2005年2月—2012年7月 |
36 | 姚云玲 | 书记兼馆长 | 2007年—2012年7月 |
编号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37 | 江 波 |
副馆长 馆长 |
2009年3月—2012年7月 2012年7月 |
38 | 赵殿臣 | 书记 | 2012年7月 |
39 | 姜 鑫 | 副馆长 | 2012年7月 |
40 | 兰孟羽 | 副馆长 | 2012年7月 |
承德地区群众艺术馆历任领导干部
编号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1 | 李英杰 | 副馆长 | 1979年—1984年 |
2 | 关文学 | 副馆长 | 1979年—1984年 |
3 | 于海杰 | 书记 | 1984年—1988年 |
4 | 周兴亚 | 副馆长 | 1984年—1988年 |
5 | 王国峰 | 副馆长 | 1984年—1989年 |
6 | 姚素秋 | 馆长 | 1985年—1988年 |
7 | 周兴亚 | 馆长 | 1988年—1989年 |
8 | 王国峰 | 书记 | 1988年—1991年 |
9 | 王国峰 | 馆长 | 1989年—1993年 |
10 | 于文龙 | 书记 | 1991年—1993年 |
11 | 于俊海 | 副馆长 | 1993年1月—1993年8月 |
馆内机构设置包括:办公室、财务部、活动部、音乐部、舞蹈部、美术部、数字化宣传部、调研创作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志愿者服务站、学雷锋志愿者服务站等多个部门。我馆的业务干部大都是来自专业文艺团体和毕业于艺术院校,其中部分同志在省、市、文联的各个协会中担任一定的社会职务。业务干部队伍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较高的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和组织辅导培训的能力。